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
at 2019.03.02 18:13 ca 学习 pv by bosir
从生到死,在这个过程里面,我们能留下什么?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拥有幸福和快乐?
人生就是一道“填空题”。生与死的端点都是既定的,中间的留白由自己去填写。
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,最终悟到的是什么?就是“缘起性空”的思想。
“缘起”就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定的条件组合而产生的(“因缘而起”)。一旦条件起了变化或不复存在,那么该事物也就不存在了。
就像种子要发芽,需要有水、土壤、阳光等等外因作为辅助。种子是主因,而水、土壤等就是众缘。种子的发芽,这些条件是少不了的。种子发芽以后会开花,花朵会枯萎,会结果,果子会成熟,终有一天会坏灭。
乃至宇宙间的万物都遵循着这个原则,这就是“空”。“空”是最根本、最究竟的,换句话说,它既是损毁万物的根本,也是生化万物的根本。
既然人生就是这样变化流逝的,那么应当怎么样去对待它?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取舍呢?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我们不妨问问自己,自己的心灵是否真正快乐?我们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吗?我们是否具有健康、积极的道德准则,符合普遍的道德律令呢?
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”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容纳在一粒芥子之中,一粒芥子也可以成为一个华藏世界。
宇宙中的“大”和“小”从来都只是对比的关系。如果我们不断地放大一片树叶,我们看到的是什么?细胞、细胞核、染色体……我们看到了核子和电子的运行。这副图景和宇宙中的星云图像不像呢?
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是无法想象的。而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小和大都是相对于个体而不断变化的。所以,“空性”的思想,是要我们打破事物的表象,探求其本质。
上一篇:知名女博主被黑客敲诈
下一篇:近年观影清单以及感想(一)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事惹尘埃? 世间要明白如文,一般人无法做到,经历过大喜大悲,大起大落或能明白其中禅意
能从这些大道中吸取一点就是很美好的事情了。
很多时候道理明白很多,但很难免俗,或许境界修炼还不到吧
其实大多时候就是因为做不到做不好,才会时常提醒自己,应该怎么去做,如何去做。
博主这是要参禅修身么? [奸笑]
禅修界小学生,哈哈,参禅修身谈不上,顶多就是说点儿看法感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