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净,是一个人的风骨和修养

6 min
图片来源于Unsplash@vincegx
图片来源于Unsplash@vincegx

这几天都没好好整理过屋子,看过的书也是随手就放,以至于哪哪都是书,但其他还是好的,虽然条件不是那么的好,不过我还是喜欢整洁的。整理完房子,喂了鱼、猫,还有自己,就想着随便聊上几句。

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喜欢上了一种干净的生活,保持干净的仪容、干净的社交、干净的居舍、还有干净的灵魂。就像契诃夫曾说:“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,无论是面孔,衣裳,还是心灵,思想。” 我没有自夸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,但我喜欢那种干净的修养,那些“你锁上人家就懂了”的含蓄美。

电影《天下无贼》里王宝强饰演的傻根有这样一段台词:“俺家住在大山里,在俺村,有人在山道上看滩牛粪,没带粪筐,就捡了个石头片儿,围着牛粪画了个圈儿,过几天想去捡,那牛粪还在。” 我也常常在想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人的这种修养一早就消失在繁忙的早晚高峰、嘈杂的工作间、混乱无序无底线无价值观的人际勾连里。 佛说:“相由心生。”心灵纯净的人是最可贵的,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往往能从外表看出来。

梁文道曾经看到木心狱中的照片感叹道:“这那像是一个人坐过牢的人。”可木心说:“白天我是一个奴隶,晚上我是一个王子。” 人最难得的是,在困顿苦厄之时仍保有宽容平静的微笑;最珍贵的是,在肮脏的世道中,依然以干净的面目示人。 无论外在环境如何不堪,却始终保持干净的仪容和得体的举止,这是对世界的尊重,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。干净,是一个人最好看的样子。 庄子说:“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,故能胜物而不伤。” 人心里干净得就像一块明镜,如此才能超脱物外,不为物所役。心灵干净的人,做事光明磊落,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地,活得纯粹活得清白。

我曾看过一个禅意小故事:有位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化缘,途中遇到一条河,河边有一女子想过河却又不敢过,急得直跺脚。 老和尚慈悲心肠,便主动背着女子趟过了河,然后放下女子,与小和尚继续赶路。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,走了二十多里,终于忍不住了。 小和尚问师父:“出家人应当四大皆空,严守清规戒律,您刚才犯戒了,为何背那女子过河?”老和尚笑了笑说:“我将那女子背过了河,便放下了,你却放在心里想了一路,你说到底是谁的灵台不清明?” 人的烦恼往往来自于内心太复杂,有人做事问心无愧,自然活得轻松。人生最难得的,就是”心安”二字——不做亏心事,不为名利所困,活得清清白白。

百度上有一个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就一个很精彩的论述,他说:“一个人想要有修养,需得外界环境的先天浸润,需要资深前辈的提携带引,最后沉浸于内心,在不断自我精进的基础上,形成自我独特的人格风度。 这种内在的修为,通过身边小事,生活细节,与人接洽中不断散发出来,让观者如沐春风,让近身者无端受教。

家学渊源、环境浸润、时机磨砺、自我修为各占其时,唯有智慧高觉者,才不会因为谋生而坠入俗世缠磨里,而始终保持纯净纯粹感,从而能够保持那份独特的“干净”和“修为”。 一个干净的人出淤泥而不染,看过世间的黑暗内心依然澄澈;走过风雨坎坷依然保持初心与善意。 至净如镜,心无尘埃。人有净气,风度自来。共勉吧!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半日茶舍